臺中市和平區的大甲溪獨有的高度落差,成為發展水力發電的最佳選擇。建立電廠的同時,台電也同時注重環境生態的平衡。
水力發電廠不會消耗水量,發電後的用水仍可供給自來水、農業用水及工業用水所需,是相當乾淨的再生能源。
然為減低建立水壩對環境的衝擊,讓科技與自然生態共存,我們在馬鞍壩設立了魚道,讓有溯游特性的魚類,不會因水壩的建立受到影響。
馬鞍壩特有的公路旁魚道,在電廠的努力下,成功轉型為馬鞍壩生態園區,園區內設有展示館供參觀,館內規劃有魚道影像直播、大甲溪沿線分廠特色模型及機組模型展示。
沿著壩向左岸前進,可在林蔭中享受芬多精,探索百年老圳,走一走搖晃刺激的白冷吊橋,來一趟兼具知性及悠閒的生態漫步之旅。